大家好啊,我是奈子,一名跨性别女性,今天想和大家谈谈,手术,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我的跨性别之路上,我自认为我是一个莽撞的成年人,即使撞破南墙,我依然会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去撞。在现在看来,我确立自己跨性别身份的过程相当的晚:17岁才得知世上有跨性别存在、19岁才下定决心开始激素治疗,但这都是后话了……在当时的我的心中,直到现在,我一直有的一个念头就是“我想要去手术”,并且“我一定要去手术”。
记得青春期时,身体发育,第二性征男性化明显,对于同龄的男生来说这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我内心感到深深的恐惧,我很害怕,我不想要这一切发生,我觉得这些东西好恶心……我开始尝试各种方式,夜以继日,想要掩盖他们。后来我才知道,这叫性别焦虑,即使在激素治疗后这种焦虑已减轻许多,但根植于自身的恐惧、这些造成了后来一切冲突的根本原因、我不愿意面对的同时也是我不得不去面对的那个我不愿意去接受的肉体本身,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我真正需要的,那就是手术。
手术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你为什么要做这个手术?我认为这个答案是矛盾的,尤其是放在跨儿身上。手术是为了成为自己吗?没错;手术是为了减轻焦虑实现自我接纳吗?也没错;手术是为了获得一个人证相符的身份从而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吗?同样没错。
但是对我来说,手术意味着什么呢?我可以这样说,从我17岁的那年开始,时至今日,我没有一天不再想着手术,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手术是唯一一个可以拯救我的方式。我曾经很喜剧性的把性别肯定手术形容为肿瘤切除手术,我认为这个比喻很恰当,它像肿瘤一样给予我痛苦,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而我视它为恐惧,因此要做这个手术,“把肿瘤切掉”。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一些朋友们、一些家长朋友们想问了:那我看那谁谁谁也是跨性别怎么人家就不着急着手术呢?哈哈,我预判了你们的预判,我打个比方吧,哪怕是再普通不过的感冒,也会有人咳嗽、也会有人发烧,甚至会有人痛哭流涕,放到跨性别身上是同理的,虽然跨性别并不是一种病(注意这里指的是精神疾病),但也会有人有因此有性别焦虑,有的人会严重到影响生活,而有的人则不然。
我失去了两次手术机会,我反思,但我换位思考,得到了更多反思。我的父亲是一位知识分子,相信科学,在我刚出柜时,积极去学习相关知识,并很快同意带我去做手术,但毕竟对我来说是大事,我当时就犹豫不决,被当成是“内心不够坚定”,失去了第一次手术的机会……又过了几年,我去自己预约了手术,马上轮到我了,医院通知我去办理住院,结果这边一个电话,让我“再等等,拿时间换空间”。我认为在这里当父母想的是,作为一个人生大事,肯定不是沟通几句就能决定的,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我能理解。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在读这段文字的你,一定也这样想过吧?是不是现在看着好好的、能好好生活就说明性别焦虑是可以自我缓解的或者说是不严重的,我的孩子如果也想要手术我应该也拖个几年看看ta的反应?结果很滑稽、很可笑、也很无奈……我爆发了,多年的情绪积攒到一起,歇斯底里的号哭、绝望、失望、感觉人生被玩弄……难以言说,那几天晚上我总是做梦哭醒,梦到马上要轮到我上手术台,却总是忽然惊醒。
我身边被性别焦虑杀死的人,我两只手数不过来。曾几何时,我们每个人都是满怀着希望走上这条跨性别之路的,我不认为我们做错了什么。人饿了就是要吃饭、渴了就是要喝水、生病了就是要吃药,那当我们发现自己性别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寻求解决方法、拯救自己,这有错吗?这没有错,有错的是那些认为我们这样做是有错并以此阻断我们人生的人。处境不同的两个人很难做到完全的共情,家长可能会因为孩子是跨性别而难受,但是孩子往往比你更难受。我希望大家可以去尝试理解、去包容每一种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焦虑程度,作为家长的你,跟孩子说“手术了之后后悔怎么办?”的时候,可曾想过,对孩子来说,如果这个手术不能做,那对ta来说,打击得有多大?会不会就成了压垮ta的最后一根稻草?
家长在防止跨性别孩子手术后悔,防止的是什么?我们的一生中不乏后悔的事,吃到不好的东西了后悔了、买到不合适的衣服后悔了、甚至我进行激素治疗,都会感觉好后悔自己没有下定决定早点干,那这些又能怎么样呢?就算你说,性别肯定手术是动刀子的不可逆的大型外科手术,那好,那医美手术也是,每年做医美后悔的比每年做跨性别手术的人都多,那又怎么样,那些大把大把真正有需求的人就因此不能做手术了吗?我们活一辈子,是要为自己而活。给ta选择,不要剥夺ta的人生。
最后,我认为我们不应当忽视每一个人、每一个有手术需求、每一个有急切手术需求的人,每一种客观情况都存在,用自己拙劣的见识否定他人的一生和给自己不足的认知找补,这不是一个文明人、文明社会应该做的。